利乐(Tetra Pak)正在把“牛奶盒”做成“矿泉水瓶”。
2025 年起,公司把两款原本用于乳制品的无菌纸包正式导入饮用水赛道,并开放给全球品牌做贴牌灌装,主打“比 PET 更环保、比玻璃更轻、比铝罐更易印刷”的差异化卖点。核心信息如下:
上市包材
利乐砖无菌包 200/250 mL(TBA/19 灌装机)——方正砖型,带梦幻盖®或吸管孔,适合一次性场景。
利乐冠®圆角瓶 500 mL——顶部可重封、半透明视窗,握持手感接近传统矿泉水瓶,支持常温分销。
材料结构
6~7 层复合:双面纸板(FSC 认证)+ 植物基 PE(甘蔗)+ 铝箔阻隔层。可再生成分最高 90%,碳排放约 7 g/包,仅为等量 PET 瓶的 1/3。
功能卖点
避光隔氧:铝箔层可 100% 阻光,避免“阳光味”变质,对低矿化度水尤为友好。
360° 高清印刷:纸板外表面可直接四色或数码打印,适合小批量限定款、IP 联名,打造“会讲故事的水”。
轻量便携:200 mL 仅 8 g,儿童单手也能握持;圆角瓶自带 27 mm 大流量旋盖,支持多次开启。
海外样板
美国 JUST Water 500 mL 植物水瓶:零售价比同类 PET 高 15%,年销破 1 亿包,定位“环保+设计”。
新加坡 Grab 出行礼包:用数码印刷定制 6 种感谢语,2 周内送出 120 万包,品牌好感度提升 18%。
对国内软包装厂的冲击
利乐提供“包材+灌装”一站式代工,品牌方无需自建产线即可切入,起订量低至 30 万包,直接抢走原本属于 PET 吹瓶厂、收缩标签厂和薄膜标厂的订单。
若全国 10% 的 350 mL 以下小瓶水切换成纸包,将腾出约 60 亿个 PET 瓶、18 万吨塑料的市场空间,软包装供应链面临再分工。
落地难点
回收体系:纸包需要铝塑分离,目前国内仅上海、杭州等 6 城具备规模化回收线,再生高值化率仍低。
成本:包材出厂价约 0.28~0.32 元/250 mL,比 PET 瓶+标签高 20% 以上,需靠品牌溢价或碳减排补贴消化。
消费者教育:仍有人将“牛奶盒”与“不能喝水”划等号,需要货架说明与线上传播配合。
目前国内有那个品牌使用
截至2025年9月,公开信息中唯一被利乐官网点名、且已在国内渠道上架的国产纸包装饮用水品牌是:
福森铭泉“锦水”系列
包材:330 mL 利乐钻® 无菌包 + 梦幻盖
场景:高端酒店、商演、政府会议专供,2025年6月起在华东部分高星酒店客房、VIP 包间率先投放,消费者可在迷你吧购买。
其他国产品牌(如农夫山泉、怡宝、百岁山等)目前仍处“与利乐技术对接”或“小批量试灌”阶段,尚未正式铺货;市面能买到的利乐纸包装水仍以进口品牌为主(如 JUST Water、Flow Water)。
安青袖八卦:利乐把无菌纸包从“乳品专用”扩展到“瓶装水替代”,用更高可再生比例与更低碳足迹,给想讲环保故事、做高端溢价、试水限定款的水品牌提供了现成的“包材+灌装”方案;一旦国内回收链条跑通,纸包装饮用水很可能复制植物奶的爆发曲线,成为 PET 瓶的有力对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