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九银十”成色不足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,已成为多个行业的普遍共识。
从大数据来看,包装纸、纺织、化工、棉花、大宗商品等多个行业均反映出类似情况:
包装纸行业:尽管龙头纸企自8月起已连涨多轮,但涨价主要由成本推动,而非需求拉动。双节(中秋、国庆)前夕订单虽有回升,但整体恢复力度仍不及预期,行业“旺季不旺”特征明显。
纺织与服装行业:面料市场走势平淡,订单量同比下降,企业普遍反馈“发了20多套色卡,只有一家采购商询价”,纺织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,显示出终端消费信心不足。
化工行业:聚烯烃等化工品在“金九银十”期间需求改善有限,企业订单天数、成品库存、开工率等指标处于近年同期中性偏低区间,反映出终端复苏节奏缓慢。
棉花与棉纱市场:尽管环比略有改善,但终端订单仍明显低于预期,常规订单同比下降30%-40%,外贸短单、小单为主,缺乏大单支撑。
大宗商品整体:基建、地产等终端需求拉动作用不足,导致国内定价商品(如黑色、建材)持续累库,企业生产过剩,价格下跌,整体市场氛围偏弱。
“金九银十”成色不足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现象是跨行业的共性,其背后原因包括:
国内地产、基建投资持续低迷;
地方财政缩表,基建托底效应减弱;
出口订单疲软,外贸需求不振;
消费者信心不足,终端消费谨慎;
企业库存偏高,补库意愿不强。
安青袖八卦:当前“金九银十”表现不佳并非单一行业现象,而是宏观经济需求偏弱、终端消费不足的集中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