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3.87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3.5%。其中:
出口 2.3万亿元,同比增长 4.8%;
进口 1.57万亿元,同比增长 1.7%;
贸易顺差为 7326.8亿元人民币(约合1023.3亿美元),环比扩大275.8亿元人民币。
总体表现:出口放缓、进口疲软
出口增速回落:8月出口同比增长4.8%,较7月的8%明显放缓,也低于市场预期(预测均值为4.8%),为近五个月最低。
进口增速低于预期:同比增长1.7%,低于市场预期的3.4%,显示内需仍偏弱。
顺差扩大:尽管进出口增速放缓,但由于出口仍高于进口,贸易顺差环比扩大至1023.3亿美元。
主要贸易伙伴表现分化
美国:-33.1%(降幅扩大11.5个百分点)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
欧盟:+10.8%增速较7月加快1.5个百分点
日本:+7.0%增速加快4.8个百分点
东盟保持增长(具体数据未披露),前8个月累计增长9.7%,为第一大贸易伙伴
整体来看,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,拖累整体出口表现;而对欧盟、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出口回暖,部分对冲了对美出口的下滑。
商品结构:机电产品仍占主导
出口方面:
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约 60%,前8个月同比增长 9.3%,其中集成电路、汽车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分别增长 21.8%、10.9%、1.1%。
钢材出口受“抢出口”效应影响,7月出口量同比增长 25.6%,但8月受高基数和关税影响,预计回落明显。
进口方面:
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,如原油进口价同比下降 12.7%,但进口量仍增长 2.8%,显示“低价囤货”特征。
机电产品进口保持增长,反映国内产业升级需求仍在。
贸易方式与主体结构
贸易方式:
一般贸易占比 63.9%,增长 2.2%;
加工贸易占比 18.1%,增长 6.1%;
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增长 5.6%。
企业性质:
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7.4%,占外贸总值 57.1%,比重持续提升;
外商投资企业增长 2.6%,占比约 29%。
趋势与展望
出口压力加大:
全球制造业PMI回落至 49.3%,新出口订单指数为 47.1%,外需收缩;
“抢出口”效应退潮,高基数效应显现,8月出口增速明显回落。
进口或温和复苏:
若国内基建、消费等政策加码,内需有望改善,带动进口增速回升;
但当前进口增速仍低于出口,显示内需恢复尚不稳固。
2025年8月中国进出口数据显示
出口增速放缓,主要受对美出口大幅下滑拖累;
进口增长乏力,内需仍待提振;
贸易顺差扩大,但主要因进口更弱;
结构优化持续,对欧盟、东盟出口保持增长,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强劲。
数据来源
海关总署、新浪财经、搜狐、每经网、腾讯网、经济观察网
安青袖八卦:前7个月,对东盟、欧盟、非洲、中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.4%、3.9%、17.2%、16.3%。其中,与东盟、欧盟贸易总值占外贸总值的近三成。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5.5%。同期,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1.1%,占外贸总值的9.4%。